国家油料改良中心青海分中心简介
一、中心概况
国家油料改良中心青海分中心是我国油料改良中心11个分中心之一,主要负责春油菜品种资源的收集、遗传多样性研究、特异种质的挖掘利用、高产优质抗病春油菜新品种选育与应用。国家油料改良中心青海分中心依托春油菜研究所原有的基础进行建设,一期工程于2002年9月农业部批复建设(农计函[2002]88号),建设资金1000万元,二期工程于2013年10月农业部批复建设(农计函[2013]177号),批复建设资金358万元。
二、研发条件
在农业部基础条件建设资金等项目的资助下,中心先后新建了科研楼3000m2,温室1000m2、种子仓库500m2、挂藏室600m2。建成了品质分析、小孢子培养、分子生物学和细胞遗传学等专业实验室,先后购置仪器设备1000多万元。有科研试验地50亩、拥有国内最大的杂交油菜制种基地,年均制种面积10000多亩。
三、科研团队
现有团队成员17人,其中研究员5人、副研究员10人,有博士学历9人、硕士4人,有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6人。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农业部岗位专家1人、青海省"千人计划"杰出人才1人、领军人才1人、拔尖人才4人、青海省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科带头人4人、入选青海省“135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 1人,青海省人才“小高地”团队1个。此外,还有二十余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参加研发工作。
中心主任:杜德志,男,1964年出生,江西吉安人,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青海省政协十二届委员会副主席,九三学社青海省第六、第七、第八届委员会主委。现任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中国作物学会油料作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农业农村部油料专家指导组成员,青藏高原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实验室主任,青海大学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席专家,《中国油料作物学报》、《西北农业学报》编委,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春油菜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春油菜遗传育种研究,主持培育出“青杂”系列春油菜杂交种16个,这些品种先后成为春油菜区的主栽品种,在国内外累计推广约1亿亩,累计增收100亿元,使我国北方春油菜区优质油菜种植区域的海拔上限提高了350米,推广区春油菜平均亩产提高了40公斤左右。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论文22篇,参编学术著作3部。培养毕业博士研究生13名、硕士研究生17名,正在培养博士研究生10名、硕士研究生8名。作为第一完成人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青海省首届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青海省“千人计划”培养杰出人才等荣誉和奖励。
四、研发成果
中心成立以来,先后培育出春油菜新品种16个;获省部级科研奖励7项,其中一等奖4项;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SCI刊源论文22篇,参编学术著作3部;近几年,青杂系列油菜品种在我国春油菜区年推广面积500万亩左右,占我国甘蓝型春油菜总面积的85%左右;截止2022年,青杂系列品种在国内外累计推广1亿亩,累计增收近100亿元。2013年,青杂系列油菜品种开始走出国门,在蒙古国最大年推广面积超过20万亩。青杂系列品种的选育与推广,使优质甘蓝型春油菜种植区海拔上限提高了350米、推广区春油菜平均亩产提高了40公斤左右。